学大教育2020年高考作文精讲点评--浙江卷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20-07-13 13:33:42
每年的高考作文都自带热搜体质,今年也不例外,202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,学大教育各位高考语文牛师也针对10套高考真题的语文作文进行了精讲和点评,把握命题方向,洞察写作技巧,2021届的高考生们值得拥有,立即收藏吧!
浙江卷
【真题】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,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。
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,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。
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,个人与家庭、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。
对此,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?写一篇文章,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【注意】①角度自选,立意自定,题目自拟。②明确文体,不得写成诗歌。③不得少于800字。④不得抄袭、套作。
2020高考浙江卷语文作文精析
试题解析
2020年高考浙江卷的作文依旧延续了以往的人文性议题,具体考察的是人生话题,凸显出浙江卷作文对“人生”的一贯关怀。该话题可以同时涉及个人成长、人生意义和生活智慧等方面,对考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切身性,考生可以从多个具体角度切入。
材料第一句话交代出话题的大背景。作文材料以“人生坐标”和“对未来的美好期望”为经纬展开材料。所谓“人生坐标”是指个人现状的自我定位、个人当下的真实生活处境,所谓“对未来的美好期望”自然是指个人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和期许。考生在整体构思方面应当辩证地把握个人现状的“坐标”和“对未来的美好期望”之间的关系。
材料第二句话同时涉及“家庭”和“社会”,点明了人的生活结构。个人——家庭——社会,这是每个人感性生活的现实结构。个人是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最终载体,而个人首先是成长于家庭之中的,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;同时,每个人都是社会人,是社会的一份子。所以,个人的现状、个人的成长、个人对未来的期望无不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深刻影响。
材料第三句话提示出作文的最终落脚点:现实的社会生活不断变化,“个人与家庭、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”,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“落差或错位”?以及,我们应当如何正确把握好个人的期望和成长与家庭、社会之间的关系,从而正确应对那些“落差或错位”?辩证地看,这个问题不仅考验着个人,也考验着家庭、考验着社会。
写作指导
(一)文章开头部分
可以紧扣这个话题概要地谈论一下自己对人生或生活的圣体理解,以此方式交代话题的大背景,凸显出自己的问题意识和宏大的关怀。其次,需要考虑清楚自己对于这个话题持怎样的看法,需要在第一自然段中明确表明自己的总观点。构思文章第一自然段的总原则是:立意高远,视野宏阔,观点明确。
(二)文章中间部分
学生需要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别阐释自己的总观点,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自然段之间观点的区分度,以及前后观点之间的关联性。
在行文中点明个人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,这一点一般的考生都会想到,如果想写得更加出彩,那就必须要有更深刻的视角和更宏阔的视野。概括而言,我们需要深入把握个人、家庭、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,要将个人的“定位”和“期许”放置在个人感性生活的现实结构中去把握。
一方面,我们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与家庭对我们的预期、社会对我们的塑造有可能是一致的。但是另一方面,非常明显,这三者不一致是普遍现象,所以现实生活中“落差或错位”的产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。看到这一层,事实上只是看出了问题之所在,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这种问题,以及如何应对这种问题。
关于问题的理解。考生需要明白:一方面,人应当怀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,另一方面,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如果不是抽象的、空洞的,那么它就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。因而,“现实”和“期待”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成为论述的核心议题之一。
关于问题的应对。不同的考生可以给出自己独特的回答,但是概括而言,观点大致可以分三类:一是不管家庭和社会的期望,勇敢地坚守自己的“美好期望”;二是放弃自己的独特“期望”,选择以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为自己的“期望”;三是寻求自我期望与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之间的和谐统一。很明显,最理想的选择应当是持守“中庸之道”的第三种选择。
(三)文章结尾部分
结尾需要干脆利落,不能拖拉。简单来说可以包括两部分:一是总结,二是升华。关于总结:概要地陈述前文观点,或者可以写出呼应文章开头的内容,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。关于升华:需要上升一个思维层次,在宏阔的视野下来看待这个话题或者自己的总观点,从而达到深化文章主旨的艺术效果。
复习指引
(一)注重辩证思维能力训练
由于浙江卷作文在绝大部分年份都是考人文性话题,所以,一方面,考生需要在平时就做好关于人文知识的积累;另一方面,还要特别注重训练自己对人生意义、生活智慧和个人成长等相关话题的关注和思考。在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,往往需要运用到辩证思维。人生是多元的,价值也是多元的,在迅速变化而又多元化共存的现实生活处境中,如何看待相关的议题就非常考验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。
(二)注意积累相关作文素材
想要写好人文性话题,一方面需要学生积累大量关于人生、生活、成长等话题的理论资源,另一方面还需要考生积累相关的人物事例。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密切配合、相得益彰,才能使文章的论述更具说服力、更具感染力。
热门资讯

-
高考托管辅导如何选择?哪家比较好
2021-03-04 -
在线辅导平台哪家好?网上英语辅导平台作用是什么
2021-03-02 -
孩子不听话怎么办?对付不听话的孩子有哪些绝招
2021-03-02 -
大熊猫资料简介 语文教学资料参考
2021-03-02 -
大熊猫的资料介绍 小学语文教学资料参考
2021-03-02 -
高考补习有用吗?高考补习班怎么选
2021-03-02
热门问题
-
济南高考专业辅导有没有用?
2021-02-26 -
兰州哪里的高考辅导补习好?
2021-02-26 -
兰州高考辅导机构有没有用?
2021-02-26 -
高中物理计算题的答题技巧谁知道
2021-02-07 -
初三最后半年能逆袭吗?
2021-02-05 -
株洲家教网能不能够提高学习成绩?
2021-01-29 -
中学数学通过补习能不能够提高成绩?
2021-01-29 -
高中英语辅导对于学生来说能不能提高成绩?
2021-01-29